交换机堆叠与集群

1.堆叠、集群简介
 A.堆叠(iStack),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从逻辑上虚拟成一台交换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数据转发
 B.集群(Cluster Switch System,CSS),将两台支持集群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虚拟成一台交换设备
 C.集群只支持两台设备,一般高端框式交换机支持CSS、盒式设备支持iStack
 D.通过使用堆叠、集群技术结合链路聚合技术可以简单构建高可靠、无环的园区网络




2.堆叠、集群架构
 A.使用堆叠、集群技术将独立的交换机虚拟化成一台逻辑的交换机,一般接入、汇聚层盒式交换机采用堆叠技术,汇聚、核心层交换机采用集群技术
 B.在逻辑交换机之间使用链路聚合技术,无需部署STP、VRRP实现高可靠性

3.堆叠基本概念



3.1堆叠系统中所有的单台交换机都称为成员交换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角色:
 主交换机(Master):主交换机负责管理整个堆叠。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主交换机。
 备交换机(Standby):备交换机是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备交换机。当主交换机故障时,备交换机会接替原主交换机的所有业务。
 从交换机(Slave):从交换机用于业务转发,堆叠系统中可以有多台从交换机。从交换机数量越多,堆叠系统的转发带宽越大。除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外,堆叠中 其他所有的成员交换机都是从交换机。当备交换机不可用时,从交换机承担备交换机的角色
 堆叠优先级:堆叠优先级是成员交换机的一个属性,主要用于角色选举过程中确定成员交换机的角色,优先级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优先级越高当选为主交换机  的可能性越大
3.2.堆叠系统组建过程
 物理连接 - 主交换机选举 - 拓扑收集和备交换机选举 - 软件和配置同步
3.3.堆叠方式
 A.堆叠卡堆叠:使用专用的堆叠插卡或者交换机自身集成的堆叠插卡,使用专用的堆叠线缆进行堆叠
 B.业务口堆叠:交换机之间使用逻辑堆叠接口(stack-port)相连,可使用普通线缆网线、光纤或者专用堆叠线缆连接物理成员端口
3.4 MAD检测
 A.多主检测MAD(Multi-Active Detection):一种检测和处理堆叠分裂的协议,链路故障导致堆叠系统分裂后,MAD可以实现堆叠分裂的检测、冲突处理和故障恢复,降低堆叠分裂对业务的影响
 B.MAD检测方式有两种:直连检测方式和代理检测方式。在同一个堆叠系统中,两种检测方式互斥,不可以同时配置

4.集群介绍
4.1 集群交换机系统CSS(Cluster Switch System),又称为集群,是指将两台支持集群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虚拟成一台交换设备
4.2 CSS与iStack的区别在于,一般框式交换机堆叠称为CSS,盒式交换机称为堆叠,堆叠与集群两者只是叫法和实现有些差异,但是功能是一样的
4.3 集群中的单台交换机称为集群成员交换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角色:
 A.主交换机(Master):主交换机,即Master,负责管理整个集群。
 B.备交换机(Standby):备交换机,即Standby,是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
4.4 两台交换机使用集群线缆连接好,分别使能集群功能并完成配置后重启,集群系统会自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