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通讯与网络安全

第4章通信与网络安全

4.1 网络架构原则

4.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4.2.1 协议

 4.2.2 应用层

 4.2.3 表示层

 4.2.4 会话层

 4.2.5 传输层

 4.2.6 网络层

 4.2.7 数据链路层

 4.2.8 物理层

 4.2.9 OSI模型的功能与协议

 4.2.10 OSI各层综述

 4.2.11 多层协议

4.3 TCP/IP模型

 4.3.1 TCP

 4.3.2 IP寻址

 4.3.3 IPv6

 4.3.4 第二层安全标准

 4.3.5 聚合协议

4.4 传输介质

 4.4.1 传输类型

 4.4.2 布线

4.5 无线网络

 4.5.1 无线通信技术

 4.5.2 无线网络组件

 4.5.3 无线网络安全的演化

 4.5.4 无线标准

 4.5.5 无线网络安全最佳实践

 4.5.6 卫星

 4.5.7 移动无线通信

4.6 网络基础

 4.6.1 网络拓扑

 4.6.2 介质访问技术

 4.6.3 传输方法

4.7 网络协议和服务

 4.7.1 地址解析协议.

 4.7.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4.7.3 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4.7.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4.7.5 域名服务

 4.7.6 电子邮件服务

 4.7.7 网络地址转换

 4.7.8 路由协议

4.8 网终组件

 4.8.1 中继器

 4.8.2 网桥

 4.8.3 路由器

 4.8.4 交换机

 4.8.5 网关

 4.8.6 PBX

 4.8.7 防火墙

 4.8.8 代理服务器

 4.8.9 统一威胁管理

 4.8.10 内容分发网络··

 4.8.11 软件定义网络·-

 4.8.12 终端

 4.8.13 蜜罐

 4.8.14 网络准入控制

 4.8.15 虚拟网络

4.9 内联网与外联网.

4.10 城域网

 4.11 广域网(WAN)

 4.11.1 通信的发展

 4.11.2 专用链路

 4.11.3 WAN技术

4.12 通信信道

 4.12.1 多服务访问技术

 4.12.2 H323网关

 4.12.3 SIP详述

 4.12.4 IP电话安全问题

4.13 远程连接

 4.13.1 拨号连接

 4.13.2 ISDN

 4.13.3 DSL

 4.13.4 线缆调制解调器

 4.13.5 VPN

 4.13.6 身份验证协议

4.14 网络加密 .

 4.14.1 链路加密与端对端加密

 4.14.2 电子邮件加密标准

 4.14.3 Internet 安全

4.15 网络攻击

 4.15.1 拒绝服务

 4.15.2 嗅探

 4.15.3 DNS劫持

 4.15.4 偷渡下载